一個新事物的出現,是有頗多爭議性的,就像我談到的共享單車的問題。在你選擇了共享單車的時候,想到的是它能夠向著有利于自己的方向發展。 繼續閱讀
月度歸檔:2017年07月
共享單車,怎么做到共享?
共享單車,怎么做到共享? 在小區的樓下,一把紅色的鏈鎖鎖住了一輛小黃車。見到一輛小黃車,實在不容易。如果誰用APP,找到這輛車,看到上面的鎖,該會多么的氣氛。 繼續閱讀
畫布與涂在上面的顏料
字典里的幾千個字,被通過人類語言的順序排列組合成一篇文章,是說明文、小說、戲劇、議論文等中的一種,或者幾種的混合體。這種排列組合,可以是淺顯的,也可以是深奧的,我們寫的日志,多數屬于淺顯的,流于生活表面的。 繼續閱讀
盧西安·弗洛伊德的四幅畫 讀《去你的,生活》
在“如是書店”買來的這本由喬迪·格雷格(英)著、屠珀翻譯的《去你的,生活》,拿到手上就不舍得放下了,只要有機會就拿出來讀上幾段。在看讀完第一章《早餐》后即下定決心,此書要多讀上幾遍。
此時,書還沒有讀完,我卻迫切的想要與大家分享這本書。從內容上來,這是一本傳記性質的書,書中的主角兒是著名的畫家盧西安·弗洛伊德,所以,決定從書中翻拍幾張他的畫,加以說明,讓大家通過盧西安的畫與畫背后的故事來了解這本書。 繼續閱讀
如是書店:兼營售書的咖啡館

如是書店
聽說有個書店叫“如是”。在哪里聽說的呢?在各種的旅行筆記里。旅行筆記的標簽,標明了,這又是一個與情懷有關的書店。用我的話來說,就是一個有“咖啡味”的書店。 繼續閱讀
寫博文,不再在意字數的限制
上學的時候,上作文課,最讓人痛苦的是字數的要求,要變著法的加“的”、“了”等字去填充,每到這個時候,心里總有一個憤憤不平的想法,能用一句話說明白的事,為什么非要寫足500字。 繼續閱讀
寫博客最怕缺什么?
我們在談博客的時候,時常說寫博客要堅持。作為博客,只要不是下線了,就在那里,沒有什么堅持不堅持的問題,之所以用“堅持”,其實說的是博客更新。所以,才讓我思考,寫博客最怕缺什么的問題,寫博客最怕缺什么呢?素材、文章。 繼續閱讀
地球的爐子,燒開人間的水
最初,我并沒有相機,混了個黑莓手機,揣著手機出去拍照,經常是耗完電就算是拍照結束,就打道回府了。那個時候,我以拍景物為主,不喜歡在我的鏡頭里有人,拍出的相片來,也是干巴巴的景物。 繼續閱讀
為什么別人比你優秀?
本文所寫的,你可以把它當做心靈雞湯,而我覺得,這不是心靈雞湯,我自己也很厭惡心靈雞湯,“一分價錢一分貨,一份努力一分收獲”,這才是我要表達的觀點。 繼續閱讀
隨記騎共享單車的體驗
摩拜單車,在我體驗后,覺得還不錯,唯一可惜的是,如果我騎共享單車久了之后,就可能冷落了我的自行車了。 繼續閱讀
變老的追星族
在一個新聞里有這么一句話“90后的中年婦女”,這句話讓80后的女人不淡定了,紛紛的在朋友圈里抗議。也的確是這樣,這個寫新聞的記者的確腦袋抽風了,如果90后是中年婦女了,那70后、80后還不得是廣場舞的主力了。 繼續閱讀
被舉報的鄰居
現在對違章建筑查的很嚴,接到舉報電話,立即上門拆除,絕不跟你拖泥帶水。大家注意,這個詞是“舉報”。 繼續閱讀
故宮、胡同、圓明園
故宮、胡同、圓明園,是我去北京最想去的三個地方。長城也是我想去的地方,但不在我這個最想去的名單里,在好漢、長城的組合里,我成不了好漢了。 繼續閱讀
在飯館里吃飯
在飯館里吃飯,鄰座后來一桌客人,三個人,從點完菜開始,一直在聊生意。說話的聲音很大,四周都能聽到。 繼續閱讀
市場上的秘密
熊子,是我的一個朋友,是真正的朋友。
熊子在知道我的榻榻米的問題后,就去搞市場調研了。他剛裝修過房子,市場上基本跑遍了,只不過是他用的材料與我的不同。通過他的調研,知道了更詳細的信息:板子的品牌、環保標號、大致的各個檔次的價格等,更重要的是,大致算出了市場上某個類別榻榻米的價格。 繼續閱讀
為了不理發,何不如剃個光頭
克里斯托弗已經騎到特里凡得瑯了,這是哪里?在我所知道的關于外國的幾個名字,這個名字實在是太陌生了。克里斯托弗走過了那么地方,見過了形形色色的人,就像我們每天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一樣。區別是,克里斯托弗在和他們交流,而我們,擦肩而過。平時,我們只是圍著我們熟悉的人轉,轉著,轉著,就把自己的圈子縮小了。 繼續閱讀
鴨子好吃嘴硬
收費車位存在的意義是什么?它的存在,可能告訴你,在這之外,沒有停車的地方,或者有地方停,要被貼罰單。 繼續閱讀
本地打上來的蟹子
友誼第一比賽,比賽第二
米莉的客戶大地經常來中國,屬于出版行業,在我們眼里屬于文化人。一次,米莉告訴我們,通過他對中國教育的觀察,他總結出下面這個結論: 繼續閱讀
打破砂鍋問到底
我有一個壞習慣,對于問題充滿著好奇,手邊的很多問題,都會習慣性的去搞清楚。就拿制作的榻榻米吧,為了說明問題,我到市場上去研究各種類型的榻榻米,最后明白了,榻榻米卻沒有做好。我做的時機不正確,如果在制作榻榻米之前,去市場上研究清楚的話,也許就不會出現這個問題了。或者說,我就難得糊涂一次,不去弄明白,就當這個榻榻米就是這么做的吧。可是,我的研究問題的習慣卻又困擾著,讓我不自覺的去做。 繼續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