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一這一天,沒有外出的計劃,呆在家里挺好,這是我的一貫原則。大家都出去玩了,把城市留給我們,就要好好的享受。晚上吃完飯,準備出去逛逛商場,為了玩的盡興一些,我把手機留在了家里。 繼續閱讀
月度歸檔:2017年09月
最近對博客態度的苗頭不好
今天是我能想到在今年漏發文章的第三次了,每天寫并發布博文,特別是把博文留到晚上寫是很危險的。所以,一些事還是提前完成的好,比如早晨起來寫博文,如果沒寫好,還可以晚上回來補上。所以,我說的,每天做一件事簡單一些,而每天在固定時間做一件事就難了。 繼續閱讀
抵抗睡覺
前幾天,和一個朋友說起睡覺的時間。
我說,我是從小就習慣晚睡,上學的時候,總是最后一個進教室。那個時候,主要覺得晚上學習腦袋清醒,我們的老師也說,晚上睡覺前一個小時是記憶力最好的時候。 繼續閱讀
拍照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
先不談拍的怎么樣,對我而言,拍照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。抓起相機可以拍照的那一刻,心情就好起來了。除了提心吊膽的怕被別人發現我在拍這拍那。 繼續閱讀
我們的隱私
我們談隱私的問題,這個權那個權,唯獨無法維權。我們說是要保護自己的隱私,可能全世界都知道你的事,你自己卻不知道。 繼續閱讀
這個檢查機制,如何能保證我的食品安全?
今天晚上寄快遞,因為有事沒有找一直在用的這家快遞,我找了一個快遞代收點。第一次去,先問我要身份證,我愕然,什么時候開始要身份證了,當時我沒有帶,折回去拿來身份證,做了等級。 繼續閱讀
寫博客的自我成長之路在哪里?
在昨天的文章里,我談到寫博客的自我成長之路,我說要找一件適合寫博客的事情做。有這個想法,其實是昨天我對一件事的感慨,或者認識吧。 繼續閱讀
寫博客的自我成長之路
每天晚上,睡覺前,是我寫博客的時間。在電腦里還存著幾篇過去寫的博文,是做應急用的,每天寫博客、發博客,實在是很累,至少比我說的那種方式累。但就在這種狀態下,我還是堅持了一個月。 繼續閱讀
如此家長,教給孩子的會是什么?
朋友的孩子上小學,學習挺好,是班里的班長。由于離家近,朋友的孩子每天中午要回家吃飯。為了鍛煉孩子,朋友都不去接,讓孩子自己回家。 繼續閱讀
我的讀書不需要倡導
今天參加了一個讀者的活動,這個活動對我來說一點關系也沒有,我的讀書不需要倡導,我喜歡讀書,也沒有停止過讀書。前面,我說過,現在大家說讀書的少了,一般活動都在倡導讀書,說讀書的好處。就跟賣假藥似的。 繼續閱讀
理發店的苦惱
板寸頭型,得幾個星期沒剪了。晚上想起來理發,已經七點多了,好在,在樓下就有好幾家理發店。進門,有個顧客正在理發,我就抱著手機坐在沙發上等著了。 繼續閱讀
努力是發自內心的,非被鼓動的
演講需要技巧,評一張嘴,說出大家的激情來,這是思維的力量。我們常被置身在某一個會場中,被人鼓動著,有的人還真吃鼓動這一套,屢屢被人得手。被鼓動出來的激情,很快就在某一天感覺到后悔。 繼續閱讀
這個年紀的我們,已經沒有了激情澎湃的激情了
年輕人,對美好事物充滿著期望,心中也同樣有一個偉大的抱負,對待事物的態度,也是激情澎湃的。而隨著年齡的增長,所有的激情都將化作生活的現實,對待事物的態度,“三思而后行”多起來。 繼續閱讀
以“義診”領銜的“奉獻”活動
在出租車的收音機上,聽到一個節目,是警察同志坐臺教廣大市民如何防騙,其中就提到農貿市場的“義診”活動。說到義診,小區周邊那是多了去了,膽大的用社區的名義,膽小的就拿“義”來說事。“義診”,其實多面向老年人,往往掛著狗頭賣保健品、賣儀器。 繼續閱讀
孩子都是自己的好
老家有一種說法,莊稼別人的好,孩子的自己的好。意思是說,當兩個人在一起談莊稼的問題時,往往都說自己的莊稼不行,別人的莊稼種的好;但是在孩子上,雖然也夸獎別人的孩子,但不會說自己孩子不好。 繼續閱讀
從出生到現在,再到后來
過去的日子,已經過去了,沒法從原來開始了,我們說的重新開始,只能是從現在開始。過去的日子,我們會思考,會去總結,也許過去的日子給現在的我們積累下許多知識、經驗,也許,什么都沒有留下。 繼續閱讀
哪件才是我們的正事?
我們的博客,沒有奢望了,成了我們的興趣,我們考興趣支撐著博客。走出博客的圈子,自行車、羽毛球、茶藝、攝影等,最多的人數不是靠這些東西吃飯的人,也都是這里面的愛好者。你說厭煩了工作了,找個興趣愉悅一下身心,分明,靠著這些興趣的東西卻填不飽肚子。 繼續閱讀
不要斷了別人的財路
那天,與朋友談起在單位干活多少的問題,朋友的理解是,活干多點少點,無所謂。但是,如果少給錢,拼了命也要要回來。正所謂不要斷別人的財路,斷了別人的財路,人家能跟你拼命。 繼續閱讀
學校的校服
現在,除了貧困山區,一般學校都是有校服的。不過,學校的校服,真心的說,實在不好看。可是,學校總是在追求校服的統一性。與校服相似的是,我們有工作服。以前,我們的校服都是自己花錢,學校買的,現在,孩子的校服是學校配的。 繼續閱讀
對別人的想法,有的時候是自己做的
人的性格各不相同,看待一件事,得出的結果是不相同的。一個不計較的人,幫了別人一個小忙,對于對方的感謝,輕描淡寫的,不會去計較。而一個計較的人,對于別人的幫助,表示感謝,而被別人謝絕了,可能想的是:我還人情給你了,是你自己不要的。 繼續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