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幾天,氣溫陡然升高,讓人來不及適應這個30多度的溫度。慌亂的,去櫥子深處找出涼爽的衣物來。
氣溫很高。在一處公園的湖邊小路上,一隊十歲左右的孩子,頂著大太陽,正在練習跑步。聽他們交流,要跑3圈。
這個溫度下,大人們早已躲藏在陰涼地里了。
孩子為什么要跑步?我們常聽到的答案是:孩子需要鍛煉。
那大人們難道就不需要鍛煉了嗎?這里,不由得會引出另一個問題:人,應該在什么時候開始享受,就像有個問題“手里有多少錢才不慌”。
這些都是沒有具體答案的問題。之所以內有具體的答案,是因為,這是生活的問題。
我們不該享受嗎?我們應該享受每一天的每一刻。我們不應該將生活定義為是痛苦,就像榴蓮,味雖難聞,卻是水果之王。生活里的一切,我們都該去品嘗,那樣,我們的經歷才算豐富。
有人覺得生活中,波瀾不驚,沒有激情,這其實是將生活庸俗化了,因為那些人選擇了所謂的享受生活了。
而又,什么是生活的享受呢?
一位母親領著小孩子,到公園的一角,看看花,逗逗蟲,兩人都很快樂。然后心滿意足的離去。
也許,讓你每天去過這樣的生活,你會無聊死的。
生活里,有更深層次的內容需要我們去挖掘。當我們勞累的時候,會想:要是永遠不用工作,該多好。不用工作是享受嗎?不是的。
我們到田地里,看到的都是勞作的人,我們到游樂場里,看到的都是打發無聊的人,而這些人,都是生活的人,他們都會有喜怒哀樂的事。
難道不是任何時刻都享受生活嗎?享受好的與壞的。
你給總結的“享受好的與壞的”,這么說的確是時時刻刻都在享受。
螞溪村路板橋斜,
蟻間第一耽離別。
樂飛螢度愁難歇,
居士爾時緣護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