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一家新開的店里,只要發一個廣告就可以送一條紅燒鯉魚,點贊數必須達到58個。老板說,魚先吃著,等回家攢夠了攢,發給她就行。結果,不到10分鐘,集了80多個贊。給老板看,老板說你的人氣真不錯。
這種集贊的小把戲,在推廣上經常遇到,微信里常有。
在微信里,還有另外一種以存在感而存在的贊,就像做博客的去踩別人的空間,留下幾個字或者符號,以博別人的回訪,這種是遇到分享即點贊,但凡遇到發分享的人,有人點贊,也是美滋滋的。其實,朋友圈里的關系,如同現實中的人際關系的翻版,點贊,只是點了一個贊,對于你到底發的是什么,也沒人關心。
發明“贊”這個東西的人,想的的確巧妙,將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符號化了。贊了即被表示“融洽”了,現實中的“關心”、“體恤”、“雪中送炭”等,都被符號化為“贊”,關心的心理感覺沒了。
看到朋友圈要點贊的,我都會幫一下。。
求贊的,不會錯過點贊的。
我已把微信朋友圈動態給屏蔽了,好久都沒點贊了。
不是不關心朋友,確實是沒那個時間
哈哈,你的決心最大。
點贊就跟人們見面問“吃飯了嗎”一樣,不必當真。
對,看過即忘記。